淮北名胜禹王庙
时间:2016-09-01 15:29:00   作者:   

  禹王庙,亦称禹王宫,是古云梯关重要组成部分,是清代颇享盛名的名胜古迹之一。为清康熙三十九年(1700)河督张鹏翮奏请敕建。殿宇为五进宅,两旁厢房各数十间,外围有花墙一匡。庙中神像,先后由北京、杭州和苏州等地名师高手所塑,千姿百态,栩栩如生。正殿供禹王像,上悬法海津梁匾额,系总河于成龙手书。乾隆二十九年(1764),江督高晋增建后殿,专祀禹王。傍堤柳田三百亩,作为香火田。后殿建成,经奏请,乾隆帝御书钦颁利导东渐匾额一块。嘉庆十三年(1808)河决二套,(俗称倒大通口),次年套口合龙,朝野称庆,嘉庆帝又御书朝宗普庆匾额一块。荒村僻野的古庙,连续有两代皇帝的御书,名噪一时,以至后来的京、省大员们对此庙颇为重视。光绪十年(1884),左宗棠视察淮河时,专程到云梯关参观禹王庙,倍加赞赏并嘱咐地方妥为保护。其它历任河督及到此大臣所书匾联甚多,庙僧历年收藏名人字画,亦复不少,每年四月八日定期开放一次,外省多有专程来此欣赏的。直至解放前,仍然聚集远近来人,赶四月八日的香会。笔者曾见到庙中部分帐册,记载字画的数字,有千余幅。光绪初年,有名的书画家高其佩的作品,即有二十多幅。原来高其佩曾在河防上任过小官。庙中碑文即有高其佩等人题名录。

禹王庙正殿后,有望海楼一座,也称平成台,是道光初年南河总督完颜伟所建,以示水土平成之意。完颜伟之孙完颜麟庆复督南河时,曾为望海楼题楹联:与水不争能,力尽八年惟注海;开堂思肯构,目穷千里更登台。望海楼阿角三重,月青绮合,高约七、八丈,画栋雕梁,备及壮丽,登阁远眺,碧海千顷,尽收眼帘。嘉庆年间,又在楼内,塑供文昌帝君神象,故又名文昌阁。当时安东县(今涟水县)、阜宁县的秀才,凡中举、中进士的,都来此楼题名,以示庆祝。以后,平成台因风雨剥蚀,年久失修,已逐步破损。抗战前涟()()群众曾集资修葺一次,但已非当时旧观。

禹王庙中原有碑石十多方,用于记载历年治淮情况,最晚一方系嘉庆二十四年河督黎士序撰书,记载嘉庆十三年河决大通口情况。由于年深月久,碑文模糊,文字仅存十分之一,难以通读,曾被人当门阶石。另一残碑,记的是乾隆年间治河之事。还有石碑一方,是康熙帝御旨拆拦黄坝,改名大通口之事,碑上并有敕建禹王庙所用银币的具体数字,但此数字已被人凿破,无法辩认,传说建筑费被经手者贪污三分之二,层层分肥。有一年,康熙帝南巡至清江浦(现淮安市),闻云梯关禹王庙如何壮丽神奇,决定要到此一游,地方官员怕露马脚,于是以到云梯关要过化龙桥于天子不利谗言所阻而未能成行。传说未必是实,凿碑倒是确有其事。禹王庙原有白果树四株,皂角树一株,分植庙宇前后,大可三四人合抱,高近十丈,嘉木葱茏,远在一二十里,即可望见,有多种珍禽栖息其上。春夏之间,鸟语如簧,令人心旷神怡。自黄河复归故道后,云梯关与禹王庙,由冷落而残损,抗战时期仅存前后殿东西厢房九间,望海楼一座。一九四三年日寇扫荡时,连同庙宇亭台,树木全部夷为平地。仅存古云梯关四字大石碑。

 

 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御赐“孝子坊”
下一篇:七星泉与金盘露